News dynamic
陜西鐵路陳列館位于西安市臨潼區(qū),于2022年9月8日進場施工,10月16日交付,11月30日正式向公眾開放。
展館布展面積約1500平米,是陜西首個以 “鐵路發(fā)展史”為主題的展館,也是唯一一家全面反映陜西鐵路誕生、建設、發(fā)展和壯大的專題性展館,集陳列、收藏、展示、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。
時間順序是很多展覽都會選擇的一種敘事結構,尤其歷史類陳列展覽。陜西鐵路陳列館作為歷史類陳列展廳,很難打破歷史敘事的傳統(tǒng)窠臼。
那么,在傳統(tǒng)的敘事結構之下,如何凸顯陜西鐵路百年歷史的波瀾壯闊?如何呈現(xiàn)展館的故事亮點與核心特色?針對10萬余字的展覽文本,設計團隊摒棄了傳統(tǒng)平鋪直敘式的方法,通過研究針對性地提煉出了每一部分的故事主題。
如第一部分“滄桑·艱難起步”,主要講述1905年-1949年陜西鐵路艱難起步的歷程,因此這一部分的故事主題是“溯源”,在敘事策略上,總體采用“串珍珠式”的敘事手法,以小切口折射當時的大主題、大背景,讓觀眾身臨其境感受陜西鐵路籌建的艱難。在第二部分“新生·穩(wěn)步前行”中,“鐵路精神”是敘事的核心。針對“鋼人鐵馬、寶成鐵路、襄渝鐵路”等不同的鐵路精神,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,并在一個個時間切片里講出那些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,進一步豐富歷史內容,增強展覽的溫度。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敘事主題分別為“變革”和“騰飛”,在展覽架構和內容編織上采取了不同的呈現(xiàn)方式,如第三部分采用“以點成線、以線成面”的展示結構。第四部分則采取“時間線+專題體例”的方式,以全方位展現(xiàn)陜西鐵路的輝煌成就,折射出我國鐵路從交通大國到交通強國的歷史跨越。
設計團隊針對展陳內容設計了不同的場景。展廳中的場景多達20多個,幾乎占展項總數(shù)的50%,形成了“以場景為主,多媒體為輔”的空間敘事策略,讓觀眾在不同的場景空間中獲得不同的文化體驗。
展廳中除了使用大量的場景之外,還采用了數(shù)字多媒體、互動體驗等多樣化的形式,以增強互動性和體驗性。
“西安站改擴建工程”360幻影成像+盛唐建筑模型,是展館的核心創(chuàng)意展項之一,中央采用全景三維建模的手法,全方位、立體化展現(xiàn)新站的全新面貌。
頂部微縮建筑模型和底座結構以新站的建筑風格為原型,采用寫意式的手法高度還原盛唐建筑的美學風格,打造出“雕梁畫棟、恢弘大氣”的空間格調。
信息來源:展示云
打造一個展廳需要多少成本,馬上估算一下